顯示具有 軟體運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軟體運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

合歡山北方的星空

2017/4/2 清晨 4:30, 在松雪樓 206 室的陽台, 剛拍完 41P(請參考:拾人牙慧追彗星 - 41P/Tuttle-Giacobini-Kresak), 準備返回溫暖的被窩再補個眠, 眼見東方的天空漸漸明亮, 但星空依舊清楚, 所以再把相機對向石門山的方向, 拍了幾張北方的星空:


↑ 合歡山北方的星空

回到林口後, 想把它的星座連線標示出來, 結果試了兩個小時連一個星座都標示不出來, 只好放棄。

接下來又試了好幾次, 每次都花上 1~2 個小時, 竟然都找不出來, 直到第四次時才成功!



↑ 合歡山北方的星空

關鍵就在於視野(View), 我一直以為, 17MM 的焦段視野是很廣的, 如下:


↑ 合歡山模擬錯誤的視野

但實際上, 真正的視野只有如下:



↑ 正確的視野 


所以說, 我怎麼找也找不到, 結果不是我眼睛業障重, 而是我腦袋業障重XD。



這時候, 心裡就浮現 Stellarium 的 『以管窺天』功能, 如果早打開此功能, 我也就不用找得這麼辛苦。



什麼是『以管窺天』呢?它是 Stellarium 一個外掛功能, 開啟了

它, 輸入相機及鏡頭(望遠鏡)的一些參數, 它就可以模擬出您裝備的真正視野, 幫助您不會混淆。



但因為我沒有望遠鏡設備, 所以這裡只說明跟相機相關的參數:



Step1. 首先開啟 Stallerium 的設定畫面:



(1) 選擇【設定】功能
(2) 切換【外掛程式】頁面
(3) 選擇【以管窺天】功能
(4) 勾選【啟動時載入】選項

重新啟動 Stellarium 。



此時 Stellarium 畫面右上角, 就會出現如下的 【以管窺天】的功能列:


Step2: 開啟【以管窺天】設定視窗作設定
(1) 選擇【以管窺天】的設定功能
(2) 切換到【Sensors】頁面
(3) 按下【Add】鈕, 會新增一組名為【My CCD】的新設定
(4) 修改【My CCD】為您要的參數



切換到 (2) , 這裡已預設一組 【EOS 450D】(Canon 的機型) 的設定(註1), 必需為您自己的相機新增一組設定, 說明如下:

  
上面這些比較低階的參數, 可能沒有那麼好找, 以我自己的 Canon EOS 550D 相機為例, 我是 Google 關鍵字 『canon 550d pixel size』才找到的:

取自:http://www.the-digital-picture.com/Reviews/Canon-EOS-Rebel-T2i-550D-Digital-SLR-Camera-Review.aspx

Step3: 設定鏡頭(望遠鏡)參數
(1) 切換 【Telescopes】頁面
(2) 按下【Add】鈕, 會新增一組新的名為【My Telescope】的設定
(3) 修改【My Telescope】為您要的參數




參數說明如下:



像我的鏡頭是 Sigma 17~70mm 變焦鏡頭, 而這張相片是 17mm 的焦距拍的, 但因為我的相機是 APS-C(Advanced Photo System type-C) 系統,  FOCV(焦距轉換率) 是 1.6, 所以焦距(Focal length) 必需再乘以 1.6 才是實際焦距, 就是 17mm X 1.6 = 27.2mm(註2) 。

而我天文攝影最常用的就是這兩個焦距, 一個是最廣的 17mm;另一就是拉到最長的(雖然沒有很長) 70mm, 所以就設定了兩組以作切換:



而拍攝相片的焦段, 可以在相片按右鍵執行【內容/詳細資料】查得:


 為了後製的關係, 我拍攝都用 RAW 格式(Canon 副檔名是 .CR2), 這樣【詳細資料】就有很多有用的資訊, 像 ISO、光圈、曝光時間..等。從以上的內容, 就可得知當時拍攝的焦距是 17mm, 不用額外去記了。

Step4: 都設定好了, 就可以按以下圖示(或是按下 ALT + O) 
去執行『以管窺天』功能。


剛開始預設可能不是您所新增的相機或鏡頭, 可以以下的方式去調整它:



紅框處就是您裝備的視野範圍(View), 您可以用滑數移動星空圖到可能的拍攝方向, 再從紅框處找尋星座目標, 且紅框會隨著放大、縮小星圖時也跟著放大、縮小, 我有稍微比對一下我的相片, 發現還是有點誤差, 但我想也夠用了, 有了明確的視野範圍, 就不會像瞎子摸象般找得這麼辛苦。

下圖是同張相片多張疊合的結果, 銀河稍微有點明顯, 看著相片, 思緒突然飛到學生時期, 在寒冷的冬夜, 宿舍裡獨自聽著齊豫唱著:『Waiting For The Morning』那時的心境, 也許, 那時也埋下了日後喜歡觀星的一點種子吧!?







註1:我發現, 如果我欲刪除這組設定, 程式就會當掉, 可能是 Stellarium 的 Bug, 我的版本是 0.12.4。 
Google:canon 550d pixel size

註2: 關於焦段換算的問題, 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http://digiphoto.techbang.com/posts/483-
medium-format-different-view-large-image-in-different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以繪圖軟體標示天文相片

曾經有朋友問我怎麼在相片上加入文字及畫圖的, 其實 Windows 上的附屬應用程式『小畫家』都作得到,  但有個很大的問題, 那就是小畫家是點陣的繪圖軟體, 也就是您在小畫家上所有的動作都直接改變了相片的像素(Pixel), 如果您畫錯了, 只能復原(Undo)後重畫;但一旦您重新開啟檔案, 那就只能一個像素一個像素的慢慢修改, 可以想像這是一個多麼浩大的工程。

後來找到了 Inkscape 這個向量繪圖軟體, 所謂向量繪圖就是所有的圖像都是一個物件(Object), 相片是一個物件, 您在上面畫的矩形是一個物件, 您輸入的文字也是一個物件, 所以您可以任意改變它們位置或調整大小, 要刪除時只要按下 "Delete" 鍵就可以, 而這個軟體更是佛心來著的自由軟體, 所謂自由軟體就是您可以任意下載使用, 而不用付一毛錢。雖然它的功能不像商業的向量繪圖軟體如 CorelDraw 或 Illustrator 那麼強大, 但對於我們只是為星座拉拉線或標示文字也夠用了。

只是不論再怎麼好的軟體初期使用都還是有一段摸索期, 以下我將一步一步介紹它的基本功能, 讓您第一次就上手!

1. 開啟 Inkscape 程式, 選取上方的 "匯入點陣圖或 SVG 圖片到這份文件" 鈕載入相片(相片通常就是 jpeg 檔或 png 檔)



2. 繪入相片時, 它會詢問您要連結或內嵌, 選擇 "內嵌" 後按 "確定"



3. 繪入的相片可能會超過原繪圖區, 沒有關係, 不用理它。


4. 先執行【檔案/另存新檔】將此文件取個名字存檔, 格式為 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


5. 星座最重要就是畫連線, 我先來介紹它:
(1) 選擇 "繪製貝茲曲線及直線"鈕
(2) 在相片任意處繪製直線(滑鼠左鍵按一下為起點, 拖曳繪製直線, 滑鼠左鍵按二下為直線終點)
(3) 在直線物件仍被選取狀態下, 選擇下方的色盤按滑鼠右鍵設定邊框顏色

PS. 
1. 通常我會使用黃色, 因黃色相對於暗色的星空最為明顯
2. 如果您的線較粗的話, 可能要另外執行 "設定填充", 否則線會看出有兩種顏色。


6. 調整線的邊框
(1) 選取左邊的"選取和變形物件"鈕, 點選相片上的直線物件
(2) 執行【物件/填充與邊框】命令, 會跑出下圖右側的對話盒
(3) 點選 "邊框樣式" Tab 後, 就可調整線寬


7. 調整直線節點
(1) 選擇 "用節點編輯路徑"鈕
(2) 將箭頭靠近直線兩端小方塊之一, 小方塊即變成紅色, 按住滑鼠左鍵拖曳, 即可改變節點位置
PS. 建議現階段的星座線標示先畫一個大概即可, 等大致星座線都標示出來後, 再作細部調整, 這樣比較事半功倍。


8. 複製線
要完整標示一個星座大部份會用到許多線條, 不需要每次都重繪, 只要用 "選擇和變形物件" 鈕選取那條線, 按下 "Ctrl + C"(複製) 和 "Ctrl + V"(貼上) 就可輕鬆複製出許多線來(所有物件都可依此法複製出來)



9. 畫圓形
我們常用圓形來標示星點, 作法如下:
(1) 選取 "建立圓形、橢圓形及弧形"
(2) 在畫布上按住滑鼠左鍵拖曳即可畫出圓形, 這裡有個小技巧, 只要同時按住 "Ctrl" 鍵即可畫出正圓形。


(3) 可依步驟 5-(3)的方式改變邊框顏色。但有可能您的圓形是有填充顏色的, 如果希望是一個圓框, 不要填充顏色, 只要在圓形仍被選取的情況下, 在左下角的"X"鈕處按滑鼠右鍵, 執行 "設定填充" 命令, 即可將填充顏色去除。



10. 等標線都差不多了, 就可放大星座標線與星點作精確定位
(1) 選取 "放大或縮小"鈕
(2) 按住滑鼠左鍵拖曳要放大範圍


(3) 放大後就可依 7-(2)的方式作精細調整


11. 插入文字
(1) 選取 "建立和編輯文字物件"鈕
(2) 按住滑鼠左鍵拖曳出要插入文字的範圍, 就可開始輸入文字


12. 插入的文字變更字型或大小
(1) 選擇 "檢視和選擇字族、字型大小和字型屬性"鈕
(2) 調整字型大小


12. 最後一個步驟, 匯出點陣圖
(1) 選擇 "將文件或選取區匯出成點陣圖"鈕
(2) 選擇 "繪圖部份" Tab (如果您是選擇 "選擇範圍" 的話, 可能只匯出部份物件)
(3) 取檔名(注意匯出的檔案格式是 png 而不是 jpeg, 兩種格式都是網頁可接受的格式, 但 png 的圖會比較精緻)
(4) 按下 "匯出" 鈕。


最後我們就得到一個標示星座連線及文字的相片啦!